祁桂娟:草原游牧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一一以青海湖祭海仪式为例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8-16
  • 点击次数:894

首先是当代环青海湖游牧社会的基本情况。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而今作为行政省份的青海亦因青海湖得名。周围河流众多,水草丰茂,草原面积广袤,是我国内陆最大的咸水湖,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环湖居住的居民以藏族为主,所占人口比例的平均值数在80%以上,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辅以少量的农业,是典型的畜牧经济。青海湖周边居民处于半定居半游牧的状态。近年来,随着青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部分牧民也会在旅游旺季从事相关旅游住宿、体验、经营项目等。环湖牧民的信仰以藏传佛教为主,每年农历四月十四到十五日会举行娘乃节;青海湖南岸最大的信仰活动为龙宝赛钦神山祭祀活动,会举行唱“拉伊”、舞蹈比赛等。北岸则为青海湖祭海仪式。

从环青海湖地区神话叙事与禁忌来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方特色民俗、价值观、地理知识乃至历史变迁等大量信息。出现频率较高的神话元素分别是天灾(干旱)、因打破禁忌而招致的灾祸(洪水)、对青海湖几处地标(海心山、三叉河、倒淌河)来源的说明。此外,还有文成公主、女妖、松赞干布等代表性人物。这些故事代表了地方社会的历史记忆河牧民们对社会河自然的认知状态。例如,藏族群众对水的敬畏,反映了居民对水乃至生命之源的认可,但也体现了人们对不稳定河不可控之水所引发洪涝、干旱的忧虑。简言之,就是对水的敬畏与母体崇拜,这也反映了其原生的“苯教”与藏传佛教的融合、发展。

从我们对青海湖祭海仪式的实地田野考察来看,仪式的地点主要在三牲拉卜则,拉卜则是指由土、石头、木材等材料堆砌的方台,一般建在具有标志性特点的山峰、湖泊以及水源地;三牲就是马、牛、羊,因供奉牲畜的头骨而得名。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即通过祭祀同一个拉卜则,将群体维系在一起。这些仪式主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逐渐恢复,由环湖最大的宁玛派寺院沙陀寺负责仪式的具体事宜。祭海仪式具有严格的时限规定,从早上七点的僧人诵经,到10点向青海湖投放祭品,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要求。

此外,从祭海仪式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其中的理性结构与生态智慧。这种“献祭与互惠”的模式反映出当地牧民寻找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解,马牛羊三牲拉卜则的存在,是牧民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恩,是与游牧生活息息相关的心理慰藉,更是青海湖北岸藏族部落的群体记忆,也是与其他部落河社群相区别开的标志。二是“立足当下,关怀现实”,这也是历史流传下来的一套社群文化河心理疏导,反映出藏传佛教在信仰领域中曾经强有力地掌握过话语权。三是反映出“自然是人的心灵的投射物——有情自然”,反映出游牧社会与农耕社会理念的不同。牧民的祭祀与游牧生计息息相关,表达了人畜草相互依存,牧民与自然交融一体,将自然“人化”的朴素生态观。此外,我们也能看出其背后丰厚的生态理性思想与最优的生计策略,牧民们祭祀神灵的目的,始终是处于对当下游牧现实生活的关怀,也是在不杀生的前提下灵活地对牲祭进行的改造。

最后,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祭海仪式反映了地方性知识到生态文明的演变趋势。这些环湖牧民在祖祖辈辈游牧生产生活中所积累河总结的生态理论河生态智慧,必然有利于我们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XML 地图